首页 公司新闻
公司打好降本增效“组合拳”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
2025-05-09 来源:沪杭甬公司 作者:党委工作部(新闻中心) 关注度(34

一季度以来,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,浙江沪杭甬紧扣集团“一个主题、一条主线、五个主抓”总体要求和二季度工作例会部署要求,将降本提质增效理念贯穿企业管理全过程,在行政内控、主业经营、科技创新等方面交出亮眼成绩单,以稳进之姿加速前行。

聚焦提质增效 扩大主业优势

浙江沪杭甬立足主业,不断深化“三个中心”建设,在新兴产业投资、交能融合等多个板块协同发力,打造业务协同、资源共享、创新驱动的新格局。在运营转经营方面,公司开展周期性主题营销活动,打造“i上浙高速”直播间,为司乘提供路况提示、收费政策咨询、安全驾驶宣讲等系列服务,获赞94.21万次。得益于“高速+”“情暖征途”“杭桐通”等合作项目的逐年深入,一季度以来,公司28个引车上路项目分步实施,累计营收超550万元。在深耕主业的同时,经营性产业方面也实现多点开花。水资源项目作为公司新业态,率先迈出市场化转型第一步,“产供销”一体化模式拓宽了物流配送渠道,在集团所辖134家(67对)服务区驿佰购门店上架,销售额破百万元。为加快推动收费站服务模式转型,今年3月,杭宁高速南庄兜收费站外广场开设“智在购”便利店,为司乘带来更便捷、温暖的服务体验。除此之外,与闪送公司合作的“高速公路+跨城即时配送”全国试点项目在一季度启动“杭州-嘉兴”区域跨城速递业务,为高速公路服务的市场化转型与跨区域服务能力提升开辟了新赛道、注入了新活力。

聚焦资源整合 高效开源节流

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和日益严峻的成本管控压力,浙江沪杭甬坚持成本领先战略,精打细算,启动新一轮降本提质增效专项行动。在采购管理方面,以“控成本、提效率”为主线,以定额管理和招标限价控制为抓手,科学合理编制年度总体预算,严格控制项目招标限价,在公司两级实施集采模式,完成15个招标项目的控价审核,累计节约成本2211万元。在成本管控方面,公司推进全面预算和成本控制策略,重塑业务流程、优化内控路径,在行政、养护、机电等费用管理等方面提出成本优化建议,并将内控要求嵌入业务流程,在达成节支减耗目标的基础上,切实减少项目后续审计成本和长期运维成本。为持续提升信息检索效率,公司内控平台上线“资料中心”模块,有效提升信息交互的便捷性与管理的规范化。在人效提升方面,将降本目标纳入考核管理,并设置相应奖励机制,有效激发全员参与热情。大江东培训基地持续整合内部资源,施行低能耗管理模式,进一步优化运营成本结构,实现净增收2.23万元。此外,充分摸排可开发利用的各类资源,构建综合效能督办系统,实现闲置资产开发进度的可视化、透明化,确保管理和监督在阳光下运行。

聚焦科技创新 实现转型赋能

浙江沪杭甬将降本提质增效作为重要战略,以数字化转型为纽带,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系统化、集成化、高效化水平。今年一季度,公司内控数字化平台资产管理系统完成开发应用,有效解决以往资产预算协同难、清单统一难、成本管控难、风险预警难、数据追溯难等问题,有效推动企业内控管理数字化建设迈上新台阶。此外,牢牢把握发展机遇,加快高速公路的智慧化改造与产业化变革,努力打造可复制的“光储充一体化”建设样板。一季度以来,“高速+光伏”项目全速推进,有效盘活高速公路既有的闲置土地资源;杭绕西复线湖州段和申苏浙皖高速部分隧道、收费站利用隧道储能设施,以“错峰收储、移峰填谷”的方式,实现降本4.73万元;临建、甬舟、定岱、钱江通道北接线等高速公路光伏项目施工进入收尾阶段,部分高速公路光伏项目主体工程完成并网发电。截至3月底,骑塘枢纽、册子互通、金塘互通、富翅互通光伏售电收入共计20.9万元,盐官西枢纽光伏项目于3月31日并网发电,进一步加快交能融合发展进程。此外,嵊州服务区重卡换电站项目已基本建成,宁波、嘉兴等地的收费站充电桩布设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当中……当前,公司高速路网的数字化场景日渐丰富,创新商业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增强。

接下来,公司将立足“链主型企业”建设,打好降本、增效、创新“组合拳”,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,以质效提升扩增量、提质量、拓新源,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