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您好,我是分中心监控3号,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?”
“俞峰,丁家坞隧道停电,附近监控无视频,情报板不能发送,请马上到场处置!”
“各中心所,接高速交警指令,现全线两客一危限行。”
“各驻点,请马上上报各路段通行情况”
……
连日来,杭州北管理中心运行管理分中心监控大厅内,接处警电话此起彼伏。
7月20日下午,接浙江交通集团运营管理中心抗击“烟花”台风的紧急通知,将杭州北管理中心运行管理分中心监控员全员拉入到战时状态。加密内场电子巡查次数,接听处置各类咨询和救助电话,话务量由原来的日均接警100余个,迅猛增长至3倍。每个人从进入接警状态开始,几乎没有时间喝口水,工作餐也是快速扒几口马上回到席位。
王维同志是一名中共党员,从战争打响开始,他便以高标准严要求自己,党员带头、以身作则,上岗提前到下岗推迟走。为准确完成每小时一报的交通信息任务,她必须时刻紧盯电子显示屏,手中不断点击鼠标,转动着杭州北管理中心所辖497个监控摄像头进行不间断电子巡逻。一个班次下来,往往大拇指酸痛,且头昏脑胀。
应红同志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,在“烟花”战争中,她累到一度无法发声,但还是坚持着接处警情,因为她知道接起的求助电话可能就是救命电话。作为一名接警员及监控员,面对大量的咨询电话和报警电话,她尽量以温柔的声音安抚报警人,从被平复的声音中获取事故发生桩号、方向及事件类型等,引导他们在后方放置150米预警牌并走到安全的位置。一个班次12小时下岗回到家,她已经是筋疲力尽到不愿开口,但是下一班次中又能做到信息用甜美的声音服务司乘。
孙俊杰同志是分中心唯一一名未成家的年轻人,一名普普通通的监控员。“烟花”来临,他用一根电话线为广大司乘人员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出行指南。台风期间,雨量像婴儿的脸随时可变,交通管控措施也是随时更改。面对来电中司乘人员愤怒指责不下雨为何要管控的,对方火气再大,说话再难听,但是他依然保持着专业的克制,忠实履职,带着理解和尊重接听每一通话务。在提高文明服务的同时,快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。
从7月20日“烟花”肆虐生成开始,到狂风暴雨登陆浙江,分中心监控团队虽未在高速公路一线“烟花”弥漫的战场,但却在指挥中心那低声嘶鸣的电话声中用“声音”坚守着阵地。用分中心副主任庾跃的话说,“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急司乘人员所急,快速发现并处置突发事件。”截止到发稿前,监控值班室在170小时内共电子巡查超过150余次/周,发送外场情报板天气及行车安全提示850余条,接听各类咨询电话1500余通,接处警情117次,快速处置各类事故及151条,收集所辖路段小时报送信息500余条,向上级领导汇报发送各类信息350余条,用优质的服务践行了首问负责制的要求。(孙淑敏)